灯会的饮食文化有哪些呢?

灯会的饮食文化有哪些呢?
中国元宵节举办灯会时的饮食文化渊远流长,博大精深,而且其许多支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象征意义。汤圆,即是专属于元宵节的食品。
每一个节庆在中国都有其特定的饮食,如端午食粽子,中秋食月饼,春节包饺子,而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,便是吃汤圆了。不过,在自贡灯会中,元宵节起初并不吃汤圆,在南北朝时期熬豆粥,唐代则食面玺、焦搥,到了北宋,人们以米粉为丸,称之为“上元圆”(“粉圆’’)、“米圆子"、“灯会圆”、“粉果”。人们发现,水煮圆子和汤吃下,又充饥又解渴,而且糯米(或粳稻米)作粉,包上各种香甜馅儿更可口,于是,吃汤圆的习俗从此便流传开来,经久不衰,难怪周必大诗云:“星灿乌云里,珠浮浊水中。

元宵节俗称“元宵”英文名(Lantern Festival)之俗在各地的方志中多有记载:《直隶志书》载定州于上元日“系烟火药炮于高棚,自下燃之,次达于顶。设灯会于塔,望如列星。以油搥粉圆为节食。十六日前夕,置纸釜中,且设香案缕而结之,名‘九女封’,以占吉凶”。又有曲周县于上元前后“为元宵,人家再祀天地祖先,村落结山棚,捉傀儡,会酒食。城市街心悬灯会.或采笺作联句……席间张灯会,饵粉作丸置汤中,谓之‘元宵’。

《河南志书》载咸宁县于“元宵为粘糕面茧,俗为‘乞蚕’及元宵圆以献祖先,馈亲友,惟新亲为盛,佐以衣物酒果花火灯会烛之属,在第十六届自贡灯会成果中,有一个灯组谓之‘宁灯会’,贫富有差。"《浙江志书》载海宁县之“上元菊花灯会较工,较盛于双庙.与元宵鼓繁音急拍,为宁邑三绝之二,人家粉圆相饷者名‘灯会圆”。

《江西志书》载永丰县于“元宵悬灯会中堂,以米粉为丸相饷,谓之‘上元圆’。

而北京的“元宵”,则是以甜馅儿为主,“自十三日至十七日五天.谓之‘灯会节’,各商店均陈列灯会彩,各住户亦于灶王前燃灯会烛。此数日内均食元宵,即米面裹成之珠状物,内实以糖。”(见《北京輶轩录新年佳话”

在《仪征岁时记》中,还对元宵有所定义:所谓“元宵者,搓糯米粉,包桂花卤于中,而为团,可以象月圆也"。

民间有吃汤圆习俗,宫廷亦不能外,为什么办灯会?据万依所言:“上元节亦称元宵节,由于是夕有吃浮圆子的习俗,后竟将浮圆子称为‘元宵,。

此夕不但民间家家吃元宵,宫中这几天晚膳中亦各有元宵一品,在圆明园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以前,多于园中山高水长处放烟火,以使新年活动在高潮中结束。’’(见《故宫博物院院刊清代宫俗与民俗》l985年2期P47) . .上元啖元宵之俗一经形成,便被赋予了一种文化学的含义,其一,它象征团圆吉祥;其二,它可占卜吉凶。

据《湖广志书》载,德安府在“元夜家制元宵团相饷,又大者为鹅卵,妇人视火候以占生产”。

又河南沘源县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谓之灯会节,于“晚间,以米面制成之灯会盏,添油少许,点放各处,谓之‘灯会山,。儿童辈伺无人时,将面灯会偷回大嚼,谓之‘渝灯会盏’,意谓此灯会系神明之物,食下必能免灾病。点灯会毕,男女老少,无不华服靓装,联袂出游,谓之“大观灯会”,又曰‘消百病,。

首页    新闻中心    疑惑解答    灯会的饮食文化有哪些呢?